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三十七章  (第2/3页)
的话都是带毒的,何况一个药方?”    咏棋昨天在太医院情况转好,当时太医就说过,只要好好休养就没事了。    今天却在喝药之后骤然虚弱,还咳血不止。    咏临再也没脑子,也猜到里面有问题。    他心中动疑,却不敢相信淑妃真把自己也利用了,处心积虑要弄死咏棋,连连摇头,强撑道:“不会的,你瞎说,药方上的各色药材都是中和平正之效。我不懂药方,你又懂吗?这事…这事除非问过太医,否则我绝不信。”年轻的脸庞上透出惊疑和被至亲欺骗的痛苦。    咏善冷笑道:“我虽不会看药方,却懂看人。这药方是母亲出的,对咏棋必定有害无益。”    他转身开门。    咏临问:“你去哪?”    “等太医看完诊,我把咏棋带回去。”咏善停在门旁,宽厚的脊背往上挺了挺“把他交给你,是我一个大错。”    咏善回到主寝室,里面掉针可闻,人人都肃穆屏息,等待着太医诊断。    咏临不一会儿也回来了,脸色极为难看,站在一边默不作声。    黄太医帮咏棋探了脉,向咏善禀道:“咏棋殿下似乎真的体内沉积了药性,若先以银针引导,然后…”    “照办,”咏善摆个手势,请他自拿主意,和声和气道:“只要快点把人看好,别的不用理会。”    黄老太医领命,叫内侍把银针取来,亲自给咏棋下针,又写了方子,叫人赶紧去熬。    银针施毕,药也煎上来,喂咏棋喝下。    忙乱了足有小半天。    咏棋本来咳嗽不止,嘴角带出血丝,现在虽然还在小咳,却没开始那么辛苦,半睁着眼微微喘气,也不知道是否清醒。    赏赐了黄太医,咏善也不理会谁是安逸阁的主人,吩咐道:“准备暖轿,把咏棋送回太子殿。”    咏临心里疑虑重重,又掺着内疚,嘴张了张,最终没有开口反对,闷闷道:“我也要陪着。”    咏善冷瞅他一眼。    咏临道:“你要不让我陪着,就别想把他带走。”    咏善脸沉下“到现在,你还不信我的话?”    这一问,刚好戳到他弟弟正痛得最厉害的地方,咏临英俊的脸猛然抽一下,拾起头来瞪着他,嘶哑着道:“我现在、我现在谁也不信!”    咏棋最终被咏善带回太子殿,咏临死活不改主意,硬跟着过来。    常得富见咏善疯了一般冲出去,半天不见踪影,后来竟把两位皇子都领了回来,一个病恹恹,一个失魂落魄。    常得富虽然惊讶,却不敢多问,照样吩咐众内侍宫女伺候,打点出一间单独的厢房预备给咏临住下。    至于咏棋的房间,自然还是原来的那地方。    咏善和从前一样,和咏棋一个房,整晚陪着。每日必去的请安又被炎帝免了,他索性白天也待在太子殿里,把奏折都拿到房中,一边看着咏棋,一边批阅。    黄太医每天都过来给咏棋请脉,施以银针,药也按时煎服。    几天下来,咏棋终于渐渐清醒,不再像开始那样昏沉。    咏临见了,又高兴又难过,咏棋病体好转当然是好事,但却无疑验证了咏善对淑妃的猜测。    咏临内疚不已,顿时没了以前那股活泼调皮劲,在咏棋面前整天老老实实,一副唯恐让咏棋不悦的样子。    咏棋和咏善之间,也彼此说话不多。    两人虽然同处一室,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陌生,偶尔目光相遇,都情不自禁默默别过头,假装不在意。    咏棋偷信之后,时刻提心吊胆,异常心虚,每一次看见咏善,都觉得自己脸上似乎钉了一张“叛徒”的铁笺,丑陋到不堪入目。    只怕某一刻咏善忽然当面揭穿他低劣的行为,从此对他只有怨恨不层。    醒来后,发现自己从安逸阁又莫名其妙地回到了太子殿,还要面对咏善,对咏棋来说,真是一种痛苦煎熬。    咏善面上冷漠,内里却如岩浆,爱恨极为强烈,如果他发现恭无悔书信的事,咏棋不敢想象。    那样的话,他和咏善之间,就算彻底完了。    完了…    咏棋觉得自己像秋后斩立决的囚犯,正一分一秒,看着树叶变黄,凋零,当叶片飘下枝头的那一天,他的死期就到了。    他不想结束。    但这一切,注定要结束。    已经注定了。    咏善又如何呢?    咏棋对自己的疏远,咏善从他醒来那刻就察觉到了,却没点破。    一切只能怪他自己。    他确实对咏棋下了世人最不齿的春药,而且得逞所欲,这一点,咏棋现在当然都知道了。    咏善的感觉,只能用苦涩不堪形容。    他好像永远不知道如何得到真正的感情,身为皇子的自己,身为太子的自己,唯一懂的,只有权谋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