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一章  (第2/4页)
亮,漂亮到她都想不起害怕是什么;漂亮到她想要照顾他,甚至还打算明日去看他。    “阿福叔,这鱼你拿回去吃吧。”她红着脸,将竹篓子递给阿福。她不会说谎,一有心事脸就红,阿福叔是何等精明,她怕再说下去会给他不知不觉套了话,自己实在不是一个机灵的人。    “这怎么可以!”阿福的嘴里虽推辞着,可望着那活跳跳的肥美白鱼,想要不流口水都难。这舒那抓鱼的本事真没有人比得上,莫说那溪水多冷、湍流多急,就说那像活龙也似的灵活大白鱼,根本什么饵都不吃,简直比鬼还难抓。    家里那口子,天天想着吃白鱼rou,想到作梦都在流口水,可惜他连一尾也没抓到过。    “没关系的,我之前听嫂子说想要吃山里的白鱼,所以今天才特地抓了几尾是要给她的。”    阿福望着童舒那毫无心机的笑,圆圆的脸蛋像月色一般皎洁,蓦地感到心里一阵疼痛。    “我代家里那口子谢谢你了,她肯定会高兴得昏了。”阿福接过圆篓子走进屋里,阿福嫂看见白花花的鱼,真比看见白花花的银两还高兴呢!    “哪来的鱼呀?”    “舒那拿来的。”    “是喔。”阿福嫂轻轻地说:“她真是个好姑娘。”    她拣了两条最肥白的鱼,挑了几颗鸡蛋包好装回圆篓子里,想了一会儿,又装进一大罐仔细封好的蜂蜜酒,然后走到屋外。    “舒那,总不好白拿你的鱼,这蛋是自个儿养的鸡下的,望莫嫌弃。”    “阿福嫂,鱼是我心甘情愿给你抓的,不图你什么的,何况还有酒…这太贵重了…”童舒那话一急,圆脸儿胀得更红了。    “傻丫头,这蛋和酒也是我心甘情愿要给你的,我们家阿福酿的蜂蜜酒,可是大家都想要呢!童大夫年纪大了,睡前喝一小杯,还可以暖暖身子。”    “这…”“你莫再推辞了,童大夫来到村子后,帮了许多人,这酒也算是我们的一番心意。”    童舒那看着阿福嫂眼底的暖意,心中一热,接过了圆篓子却不知该说什么话,只能低着头,看着自己的脚尖。    “你快些回家,童大夫还等着你呢!”阿福嫂知道她害臊,不会开口说好听的话,正别扭着,便催促她回家。    “是啊,再不回家,阿爹要担心了。”童舒那转过身,跑了几步,又回过身,对着门边的阿福夫妻挥手说谢谢,才转身离去。    阿福夫妻看着她的背影,轻轻地叹了口气:    “唉,真是个好姑娘啊!”“像天上的明月似的。”    阿福和妻子相视,而后几不可闻地又叹了一口气,唉,这明月虽美,可惜只有一半。    ☆☆☆    “阿爹,我回来了!”    “今天真晚啊!”童大夫笑看着他的宝贝女儿。对于过了不惑之年才得到的女儿,他视为是上天给的恩赐,只可惜妻子福薄,不待女儿长大就因病饼世了。    枉他一生行医,却无法救活自己最心爱的人。    “啊…我路过阿福大叔的家,见到他们夫妻俩,就…耽搁了。”童舒那对阿爹更加无法说谎,只好手忙脚乱地将竹篓子的东西拿出来,一边说:“阿爹肚子定是饿了,等我炒盘野菜,鸡蛋是阿福嫂给的、鱼是我去河里抓的,都新鲜,肯定好吃。”    她赶紧抱着食材,咚咚咚地跑进灶房。阿爹跟她不同,阿爹不但聪明、眼又利,从小到大,她哪有事情瞒得过他啊!    “哦,蜂蜜酒啊!”童大夫很习惯女儿像无头苍蝇一样莽莽撞撞的行为,并不以为意,倒是这瓶密封得很仔细的酒引起他很大的兴趣。    打开瓶口,一股nongnong的果香跟蜂蜜香扑鼻而来,他忍不住倒了一杯,细细地品尝起来。    “阿爹啊,还没吃饭你就喝酒!”童舒那端出炒好的菜和蛋、还有烤得香喷喷的鱼走出来,看见童大夫的颧骨微醺,就知道他偷喝酒了。    “真是好酒!”童大夫满意地点点头,拿起筷子,把菜夹进嘴里,又啧啧称赞道:“好菜、好菜!”    “阿爹喔!”童舒那有些无奈,但也不能说什么,只好跟着举箸进食。    才吃了几口,却又想起在山上遇见的…人,不知道他现在还好吗?那些叶子够暖吗?他起来会吃水果吗?早知道该留几条鱼给他的,也许他吃rou…想起来实在有些懊恼…    “小那,胃口不好?还是有心事?”童大夫眼睛可利了,这女儿有心事哪能瞒得了他?    “没…没啦。”为了掩饰心慌,她连忙扒了几口饭,猛到几乎噎着。    “分明心里有事,却是连阿爹也不能说了。”    童大夫放下筷子,拿起酒杯,很是失意。    “阿爹,你怎么说…怎么…女儿有事从不瞒你的,要是有,也是女儿不了解、不懂的事,既是不懂,又怎么说给阿爹你听?”    “你不懂什么事?”    “阿爹,我记得你以前给我说过山鬼的故事,你再说一次可好?”    “山鬼?”    “就是若有人兮山之阿…”    “若有人兮山之阿,被薜荔兮带女罗,既含睇兮又宜笑,子慕予兮善窈窕。”    “对了、对了,就是这个!阿爹,你那时念给我听的时候说,传说中的山鬼扑朔迷离,简直是倾城倾国的美人,对不?”    “那是传说,不能当真的。而且鬼怪多害人,遇见了八成不好。”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